2024年6月11日 星期二
ⓒVSCode PHP Live Server
環境建立教學:
1. 下載 PHP
1.1 Mac 版本 - 使用 homebrew 來下載 PHP,請執行語法:
1.2 Windows 版本 - https://windows.php.net/download
本文選擇 VS16 x64 Thread Safe (2024-Jun-04 19:11:24) 的 Zip 版本
2. 安裝擴充套件:
Live Server - https://marketplace.visualstudio.com/items?itemName=ritwickdey.LiveServer
PHP Server - https://marketplace.visualstudio.com/items?itemName=brapifra.phpserver
2.1 點選 VSCode 右下角的 Go Live 將 Live Server 啟動,在 *.php 程式畫面按右鍵,點選 PHP Server: Serve Project 將 PHP Server 啟動。
2.2 如果是 Windows 環境,請將 php.exe 路徑設定到 PHP Server 的 `phpserver.phpPath` 欄位中,或是在系統環境變數 PATH 加入 PHP 根目錄路徑。
3. 安裝 Google Chrome 的擴充功能
Live Server - Web Extension - https://chrome.google.com/webstore/detail/live-server-web-extension/fiegdmejfepffgpnejdinekhfieaogmj/
3.1 打開擴充功能設定,將 Live Reload 打勾以啟用功能。
3.2 在 Actual Server Address 填入
3.3 在 Live Server Address 填入
4. 在瀏覽器中,打開 `http://localhost:3000/` 即可看見即時更新畫面。
後記:
因為老婆公司前端開發需要啟動 PHP 來看到前端開發畫面,
所以找了一下 PHP 要如何在 VSCode 建立簡易的開發環境並作紀錄。
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
ⓒ Macbook 錄影檔 MOV 轉檔 MP4
軟體名稱:FFmpeg
軟體類型:開源軟體
官方網站:FFmpeg
軟體教學:
1. 首先使用 Homebrew 安裝 FFmpeg 轉檔工具,指令如下:
2. 將你想轉檔的 MOV 檔案放在自訂目錄下,對目錄按右鍵 > 服務 > 新增位於檔案夾位置的終端機視窗。
3. 複製以下指令在終端機中按下 ENTER 執行,其中 my-video.mov 是輸入的 MOV 檔案名稱,而 my-video.mp4 是你想要輸出的 MP4 檔案名稱。
4. 如首圖,執行後就會開始轉檔成 MP4
後記:
站長最近因為工作關係開始使用 macbook 了,
我在 Windows 環境中就已經使用 FFmpeg 工具,
今天剛好有 MOV 轉檔 MP4 的需求,
發現有 mac 版本就順手寫了文章。
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
ⓒ使用 mosquitto 在 Windows 建立 MQTT 服務
1. 下載 mosquitto
https://mosquitto.org/download/
(mosquitto-2.0.14-install-windows-x64.exe)
2. 建立使用者密碼
使用管理員權限打開終端機,移動到安裝目錄
使用指令建立密碼檔案,其中 passwd 為密碼檔檔名;qqboxy 為使用者名稱,執行後輸入密碼即可
產生的密碼檔案內容範例如下:
3. 修改設定檔
使用管理者權限打開安裝目錄下的 mosquitto.conf 設定檔
找到 allow_anonymous 關鍵字,取消註解修改如下:
找到 password_file 關鍵字,修改如下:
4. 啟動服務
執行 services.msc 打開服務,找到 Mosquitto Broker 啟動它即完成服務的建立。
後記:
啟動基本的 MQTT Service 並不難,站長最近剛好需要建立一個來測試,順便做個紀錄。
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
ⓒ在 Windows 架設 MariaDB 服務
軟體名稱:MariaDB
軟體類型:SQL Server
官方網站:https://mariadb.org/
官方載點:mariadb-10.6.5-winx64.zip(本文使用 Zip 版)
首先執行 .\bin\mysql_install_db 初始化資料庫,
然後在根目錄建立並修改 my.ini 設定檔,如下:
建立 start.bat 檔案用於啟動伺服器:
設定資料庫 root 帳密:
建立 stop.bat 檔案用於停止伺服器
後記:
站長有點久沒有使用 MaraiDB 了,
在此做個紀錄也分享給大家。
軟體類型:SQL Server
官方網站:https://mariadb.org/
官方載點:mariadb-10.6.5-winx64.zip(本文使用 Zip 版)
首先執行 .\bin\mysql_install_db 初始化資料庫,
然後在根目錄建立並修改 my.ini 設定檔,如下:
建立 start.bat 檔案用於啟動伺服器:
設定資料庫 root 帳密:
建立 stop.bat 檔案用於停止伺服器
後記:
站長有點久沒有使用 MaraiDB 了,
在此做個紀錄也分享給大家。
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
ⓒ在Windows架設MongoDB 5服務
軟體名稱:MongoDB
軟體類型:NoSQL Server
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mongodb.com/
官方載點:主程式(本文使用 Zip 版)、 Shell、 Database Tools
建立『Start.bat』啟動檔與『Stop.bat』停止檔,然後執行『Start.bat』即可啟動伺服器並在背景服務運作。
『Start.bat』內容:
『Stop.bat』內容:
建立 admin 帳號密碼
登入 admin 建立一般 user 帳號密碼
後記:
更新了新版的 MongoDB 也隨手紀錄一下。
軟體類型:NoSQL Server
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mongodb.com/
官方載點:主程式(本文使用 Zip 版)、 Shell、 Database Tools
建立『Start.bat』啟動檔與『Stop.bat』停止檔,然後執行『Start.bat』即可啟動伺服器並在背景服務運作。
『Start.bat』內容:
『Stop.bat』內容:
建立 admin 帳號密碼
登入 admin 建立一般 user 帳號密碼
後記:
更新了新版的 MongoDB 也隨手紀錄一下。
2021年6月29日 星期二
ⓒGithub 改用 Token 驗證
由於從 2021 年 8 月 13 日開始,在 GitHub 對 Git 操作進行身份驗證時不再接受帳戶密碼,因此需要改用 Token 來驗證各項應用。
1. 設定其實並不難,首先打開 Github 設定頁面:https://github.com/settings/tokens/new
2. 點選 Setting > Developer settings > Personal access tokens > Generate new token 按鈕
3. 勾選需要的權限,點選 Generate token
4. 產生後的 Token 僅會出現一次,請複製到需要的地方
後記:
站長也是經常使用 git 的開發者,因此需要替 git 設定一下新的驗證方式。
2020年11月2日 星期一
ⓒPostgreSQL 使用 Batch 初始、啟動與關閉
初始化(init.bat)
建立服務並啟動(start.bat)
停止服務並移除(stop.bat)
需搭配 PostgreSQL Zip 版本使用:
https://www.enterprisedb.com/download-postgresql-binaries
後記:
工作上需要,建了腳本並做紀錄。
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
ⓒWindows 10 家用版啟用 Hyper-V

請將以下內容貼入記事本並且選擇存檔類型為"所有檔案"另存為『hv.bat』,然後右鍵以系統管理身份執行:
或是先以系統管理身份執行 cmd.exe ,然後手動貼上執行命令。
最後記得重開機自動安裝更新後才會生效。
後記:
由於站長家庭需要利用 Docker 來建 Server,所以需要啟用 Hyper-V 來執行它,就順手在此記錄一下。
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
ⓒ關閉『讓我們完成裝置的設定』提醒

站長在安裝 Windows 10 的作業系統,一向都不登入 Microdoft 的帳號,因此用一陣子就會發現老是在開機後彈出這個畫面,對於架伺服器的人來說尤其困擾,因為這個畫面會在自動登入前出現,因此無法自動啟動各項服務。
所幸微軟並沒有將這項設定寫死,只要在 設定 > 系統 > 通知與動作 將通知關閉即可防止再次彈出此畫面。

後記:
這問題困擾很久了,老是在自動重開機後發生,現在總算可以不用再擔心這問題,分享給大家。
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
ⓒ使用Electron開發JavaScript的Windows桌面應用程式
站長好一陣子沒有寫文章,
今天要來寫一篇Electron的教學。
1. 首先安裝軟體:
到官方網站下載Node.js並安裝,
現在的Node.js安裝版已經內建了npm套件管理工具。
https://nodejs.org/en/download/ (node-v4.4.5-x64.msi)
執行『cmd』打開命令提示字元,
輸入NPM語法安裝以下軟體。
安裝electron-prebuilt:
安裝electron-packager:
安裝asar:
2. 準備好程式與配置檔:
視窗主程式(index.js)
網頁主程式(index.html)
配置文件檔(package.json)
hello專案目錄下的檔案:
index.html
index.js
package.json
3. 編譯成執行
執行『cmd』打開命令提示字元,進入hello目錄,執行下面語法:
接著就會在目錄下生成一個『hello-win32-x64』目錄,
執行目錄下的『hello.exe』即可執行程式囉。
編譯過程影片:
後記:
稍微要注意的是Electron使用的是1.0.2版本,
因為最新版的有些人似乎會出現問題。
好一陣子都在趕程式做報告,
今天這篇主要是用來筆記也分享出來,
希望對大家有點幫助這樣。
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
ⓒ啟動Android 覆寫軟體轉譯清單讓WebGL速度提升
動作很簡單:
1. 首先在Android的Google Chrome瀏覽器鍵入『』。
2. 找到『覆寫軟體轉譯清單』點選啟用。
3. 重新啟動您的瀏覽器。
後記:
這是強制讓不受支援的系統啟動GPU加速功能,
原本站長的行動裝置執行WebGL時只有5 FPS而已,
現在啟動後已經可以衝上60 FPS了唷。
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
ⓒ怪物彈珠引繼後更新結果空間不足
今天站長想維修Zenfone 5的閃光燈,
想說備份一下引繼到舊手機LG P500玩,
結果糟了...沒錯...儲存空間不足!!
一般人看到這個不會覺得怎樣,
反正就把一些遊戲刪一刪就好了,
所以站長就上Play商店把它給裝上去了。
裝完後,果然沒錯滿滿的,
畢竟只有200MB的空間嘛,
然後就很開心的引繼了資料~
最後悲劇就發生了...
因為引繼後還需要更新怪物彈珠阿!!!
哪來這麼多容量可以更新呢?
結果當然想都不用想更新到一半就容量不足了,
而且因為怪物彈珠引繼過就會刪掉備份資料,
也就是說你若要再移動到別的裝置上,
你就必須要完成更新進到遊戲畫面再按一次備份才行,
那到底該怎麼辦呢?
經過敝人千辛萬苦終於得來一個結果,
猜到了嗎? 就是要騙怪物彈珠以為容量充足可以繼續唷!
要注意的是,你的手機必須是有Root過的,
沒有的話,下面就不用看了...
首先第一個步驟是,
你要有正確安裝Google Play商店,
以及Google Play服務這兩個應用程式,
不過相信你都能裝上怪物彈珠了,
這兩個應該本來就有裝 ~
然後你必須要裝一個叫做Terminal Emulator的應用程式,
這個東西很小,而且既然你手機有root過,
不少系統應該會附帶這個App才對,
如果不幸沒有的話就請您到應用程式的全部,
稍微刪掉一些沒用或可還原的資料(例如:瀏覽器資料),
它檔案很小應該很容易就可以裝了。
接著回到怪物彈珠讓它更新到彈出容量不足的訊息,
這時候請切換畫面但不要關掉怪物彈珠,
打開你的Terminal並鍵入『su』來進入管理者模式,
再鍵入『cd /data/data/jp.co.mixi.monsterstrikeTW』到怪物彈珠的更新目錄,
然後請鍵入『ls -l』即可看到有許多更新檔及建立時間(如:data30.bin),
之後我們要大開殺戒了,鍵入『rm data30.bin』就是刪掉該檔的意思,
這裡建議是從『data11.bin』以後的檔案開始刪,
不要刪到最新的檔案應該都沒問題,
刪掉一些後再回到怪物彈珠就會發現它可以繼續更新了,
一直持續更新到又彈出容量不足就再刪檔案,
直到更新完畢進到遊戲畫面後就可以點備份遊戲的按鈕進行備份囉!!
備份完趕緊引繼到容量大一點的裝置上吧...
最後,這個教學過程提供給略懂且爬過文的人,
因為這個真的沒有這麼好懂就是了XD"
備註:
如果你空間不足要刪掉Google Play 服務這個APP的話,
其實它還可以手動安裝而且檔案比較小,
APK載點:http://tw.apkhere.com/app/com.google.android.gms
想說備份一下引繼到舊手機LG P500玩,
結果糟了...沒錯...儲存空間不足!!
一般人看到這個不會覺得怎樣,
反正就把一些遊戲刪一刪就好了,
所以站長就上Play商店把它給裝上去了。
裝完後,果然沒錯滿滿的,
畢竟只有200MB的空間嘛,
然後就很開心的引繼了資料~
最後悲劇就發生了...
因為引繼後還需要更新怪物彈珠阿!!!
哪來這麼多容量可以更新呢?
結果當然想都不用想更新到一半就容量不足了,
而且因為怪物彈珠引繼過就會刪掉備份資料,
也就是說你若要再移動到別的裝置上,
你就必須要完成更新進到遊戲畫面再按一次備份才行,
那到底該怎麼辦呢?
經過敝人千辛萬苦終於得來一個結果,
猜到了嗎? 就是要騙怪物彈珠以為容量充足可以繼續唷!
要注意的是,你的手機必須是有Root過的,
沒有的話,下面就不用看了...
首先第一個步驟是,
你要有正確安裝Google Play商店,
以及Google Play服務這兩個應用程式,
不過相信你都能裝上怪物彈珠了,
這兩個應該本來就有裝 ~
然後你必須要裝一個叫做Terminal Emulator的應用程式,
這個東西很小,而且既然你手機有root過,
不少系統應該會附帶這個App才對,
如果不幸沒有的話就請您到應用程式的全部,
稍微刪掉一些沒用或可還原的資料(例如:瀏覽器資料),
它檔案很小應該很容易就可以裝了。
接著回到怪物彈珠讓它更新到彈出容量不足的訊息,
這時候請切換畫面但不要關掉怪物彈珠,
打開你的Terminal並鍵入『su』來進入管理者模式,
再鍵入『cd /data/data/jp.co.mixi.monsterstrikeTW』到怪物彈珠的更新目錄,
然後請鍵入『ls -l』即可看到有許多更新檔及建立時間(如:data30.bin),
之後我們要大開殺戒了,鍵入『rm data30.bin』就是刪掉該檔的意思,
這裡建議是從『data11.bin』以後的檔案開始刪,
不要刪到最新的檔案應該都沒問題,
刪掉一些後再回到怪物彈珠就會發現它可以繼續更新了,
一直持續更新到又彈出容量不足就再刪檔案,
直到更新完畢進到遊戲畫面後就可以點備份遊戲的按鈕進行備份囉!!
備份完趕緊引繼到容量大一點的裝置上吧...
最後,這個教學過程提供給略懂且爬過文的人,
因為這個真的沒有這麼好懂就是了XD"
備註:
如果你空間不足要刪掉Google Play 服務這個APP的話,
其實它還可以手動安裝而且檔案比較小,
APK載點:http://tw.apkhere.com/app/com.google.android.gms
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
ⓒ解放 USB 3.0 檔案傳輸速度
你是否遇到隨身硬碟明明插在USB 3.0的傳輸孔上,
傳輸檔案速度卻還是USB 2.0的速度呢?
你是否使用測速軟體去測試過你的硬體設備,
讀寫速度都能上到100MB/sec(104449)但實際上卻一樣慢呢?
不要懷疑,這不是你的問題,
這可能是微軟Windows的設定問題,
所以你可以這樣試試看,
方法一與方法二實際上是相同的:
方法一
請按 Windows + R 執行下面這行,完成收工。
方法二
請到控制台>程式和功能>開啟或關閉Windows功能>遠端差異壓縮,將它取消勾選
還原方法執行下面這行,或按照方法二將設定勾選回去。
後記:
此方法是將遠端差異壓縮關閉,主要就是關閉系統自動壓縮的功能,詳細說明請參考網路上的文章。
其實很久之前就知道有這個方法,可是記憶力太差就忘記怎樣用...沒紀錄真的不行+__+
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
如何建立Node.js的Addon在Windows

方法一,使用VC++2010:
- 下載Node.js Source Code - http://nodejs.org/download/
- 下載並安裝Python 2.x - http://www.python.org/download/
- 將『;C:\Python27』加入path環境變數的最後(以2.7.5為例)
- 執行『C:\node-v0.10.21\vcbuild.bat』(以node-v0.10.21.tar.gz為例)
- 將『C:\node-v0.10.21\deps\uv\include』資料夾內所有檔案複製到『C:\Program Files (x86)\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0.0\VC\include』
- 將『C:\node-v0.10.21\deps\v8\include』資料夾內所有檔案複製到『C:\Program Files (x86)\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0.0\VC\include』
- 將『C:\node-v0.10.21\src\』內的『node.h』及『node_object_wrap.h』複製到『C:\Program Files (x86)\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0.0\VC\include』
- 開啟Visual Studio 2010建立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的DLL專案(以newaddon名稱為例)
- 將『C:\node-v0.10.21\Release\node.lib』複製到專案資料夾
- 將範例程式碼貼上後編譯:
- 將編譯完的『newaddon.dll』檔名改為『newaddon.node』
(可以在Project > Properties > Configuration Properties > General 設定 Target Extension 為 .node 即會自動命名)
- 在『C:\』建立一資料夾(以Node.js為例)
- 在『C:\Node.js\』建立一個腳本檔『hello.js』內容如下:
- 將『C:\node-v0.10.21\Release\node.exe』複製到『C:\Node.js\』
- 下達cmd命令執行腳本『node hello.js』即可
方法二,使用node-gyp:
1. 首先請先安裝Python與VC++
2. 請參考站內此篇建立有npm的Node.js可攜環境

3. 使用npm安裝node-gyp

4. 建立一程式原始碼『newaddon.cc』內容如下(原始碼同方法一):
5. 建立一配置檔『binding.gyp』內容如下:
6. 在『C:\Node.js\』執行『node_modules\.bin\node-gyp configure』會建出『build』資料夾及專案配置檔案(注意:因本教學以可攜開發平台為基礎,所以執行之語法路徑必須完整正確,並以node.exe所在目錄為根目錄。)

7. 在『C:\Node.js\』執行『node_modules\.bin\node-gyp build』會編譯node程式在『build\Release』資料夾內

8. 在『C:\Node.js\』建立一個腳本檔『hello.js』內容如下:
9. 下達cmd命令執行腳本『node hello.js』即可
附註:
plugin | 指那些需編譯成執行檔,用以提供瀏覽器額外功能的東西。 |
extension | 使用瀏覽器支援的程式語法,用來改變瀏覽器功能與操作的東西。 |
theme | 使用瀏覽器支援的程式語法,用來改變瀏覽器外觀介面的東西。 |
addon | plugin +extension + theme = 總稱所有瀏覽器本體之外,用來改變瀏覽器的東西。 |
參考文獻:
http://wiki.gpii.net/index.php/Building_node.js_Windows_C/C%2B%2B_Addons
http://nodejs.org/api/addons.html
後記:
其實自己也搞了很久才搞定,
結果發現原因是一開始的hello.js腳本檔與hello.node插件檔,
這兩個檔名都是使用相同的hello的關係,
導致require抓不到hello.node插件的函式,
所以無論是什麼方法都一直沒有辦法成功_(:3」∠)_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
兩種方法所編譯出來的newaddon.node,
檔案大小竟然差蠻多的,
方法一14KB而方法二卻33KB,
不曉得在更大的專案底下,
會不會也差異如此多呢OwO?
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
ⓒ使用yajsw將jar檔背景服務化 - 以Minecraft Server為例

在自己撰寫的Java程式因為有原始碼,我們可以自己將程式封裝成服務執行檔,但有些第三方軟體可能只有一個JAR檔,而JAR本身是個伺服器之類的話,我們常常都會是開啟一個討人厭的command視窗去運行,有沒有方法讓黑視窗消失又要能在開機時自動啟動呢? yajsw就是一個不錯的工具 :)
首先需要用到的檔案:
設置教學:
- 將『minecraft_server.1.6.2.jar』放到自訂資料夾『MinecraftServer』,本範例資料夾位置於『C:\MinecraftServer』。
- 解壓縮yajsw檔案至『MinecraftServer』資料夾。
- 建立檔名為『Start.bat』的文字檔案,建議使用記事本軟體。
Bat檔案內容如下:
- 執行『Start.bat』確定正常啟動伺服器,正常會出現Done字樣。
- 『Ctrl+Alt+Delete』啟動工作管理員,點選『檢視 > 選取欄位』勾選『PID(處理程序識別碼)』就會發現『處理程序』分頁多了PID欄位,如圖。
- 於『處理程序』分頁找到『java.exe』並記下PID號碼,如範例為5040。
- 於Minecraft伺服器黑視窗鍵入『stop』以執行關閉伺服器命令。
- 執行命令提示字元(Ctrl+R鍵入cmd),使用命令切換目錄至『C:\MinecraftServer\yajsw-stable-11.07\bat』,命令及如下:
- 鍵入『genConfig.bat 5040』執行,其中5040請改為您先前記下的PID號碼,範例如圖:
- 請打開在『MinecraftServer\yajsw-stable-11.07\conf』路徑下產生的『wrapper.conf』檔案,並找到如以下設定的位置,將『wrapper.tray = true』改為『wrapper.tray = false』:
- 執行『MinecraftServer\yajsw-stable-11.07\bat\runConsole.bat』測試看看伺服器是否也能正常啟動。
- 最後執行『MinecraftServer\yajsw-stable-11.07\bat\installService.bat』即可將伺服器安裝於背景服務囉!
http://www.never-afk.de/minecraft_as_service.htm
後記:
這個工具還不錯用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其他的JAR檔囉。
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
ⓒ在Windows架設MongoDB服務超簡單

軟體名稱:MongoDB
軟體類型:NoSQL Server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mongodb.org/
官方載點:http://www.mongodb.org/downloads
1. 首先到官方網站下載MongoDB的Zip壓縮檔,並解壓縮到一個地方。
2. 解壓縮MongoDB後,在目錄下建立兩個資料夾,『data』用來放置DadaBase,『logs』用來放置紀錄檔。

3. 建立『Start.bat』啟動檔與『Stop.bat』停止檔,然後執行『Start.bat』即可啟動伺服器並在背景服務運作。

『Start.bat』內容:
『Stop.bat』內容:
注意事項:
如果移動了目錄位置,請記得按下停止檔,然後再重新執行啟動檔!
後記:
就是這麼簡單,MongoDB是一套很容易上手的NoSQL,因為其架構最像SQL,很容易可以從關聯式資料庫經由反正規化轉換成NoSQL的方式,但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資料庫都適合轉成NoSQL,也許兩者互相搭配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關鍵字:MongoDB、Windows、NoSQL、Service、Batch、背景執行、服務、免安裝、批次檔
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
ⓒPortable Node.JS+npm+express Windows開發環境建置

必要官方網站套件:
Node.JS(node.exe):http://nodejs.org/dist/latest/
NPM(npm-1.3.4.zip):http://nodejs.org/dist/npm/
建置環境:
1. 在任意位置解壓縮npm-1.3.4.zip及放置node.exe於相同目錄。

2. 以目錄『C:\NodeJS』為例安裝Express套件,執行cmd視窗,鍵入『cd /d C:\NodeJS』移動到該目錄,再鍵入『npm install express』開始自動下載Express套件。

3. 建立一腳本『main.js』放置於『C:\NodeJS』目錄,內容如下:
4. 建立一啟動檔『Start.bat』放置於『C:\NodeJS』目錄,內容如下:
5. 執行『Start.bat』即可啟動伺服器,鍵入『http://localhost:1337/』即可瀏覽網頁,如首圖為結果。
參考文獻:
http://book.nodejs.tw/zh-tw/node_express.html
後記:
Node.JS為一具有良好前瞻性之技術,
此乃提供學子基礎學習建置之用,
若有任何疑問歡迎留言指教。
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
ⓒ使用Squid架設Proxy並建立密碼 for Windows

在家裡想捉檔案卻沒有學校的IP時該怎麼辦呢?
或是在自家電腦能讀取的網頁,在公司卻出現被擋掉封鎖的情形,
這時候架個私人的Proxy Server也許就是個不錯的方法唷。
使用軟體:
Squid 2.7 (開發版本)
http://squid.acmeconsulting.it/
htpasswd.exe
可以在 Apache 裡找到。
設定步驟:
1. 為求方便我們將下載回來的Squid放在『C:\』的目錄下,並將名稱設成『squid』。
2. 找到『etc』目錄下的『cachemgr.conf.default』、『mime.conf.default』、『squid.conf.default』、『squid_radius_auth.conf.default』四個檔案,複製並去掉檔名後面的『.default』成為新的檔案『cachemgr.conf』、『mime.conf』、『squid.conf』、『squid_radius_auth.conf』。
3. 執行『cmd』命令以產生cache目錄:
4. 打開『squid.conf』設定檔,
4.1 找到:
改成:
4.2 找到:
改成:
4.3 找到:
改成(其中YOUR_SERVER_NAME請改成你想要的名字):
4.4 找到:
改成:
4.5 找到:
改成:
若您有『DNS Name Servers』也可對『dns_nameservers』進行設定。
5. 再來建立密碼檔,執行『cmd』命令移動到『Apache』裡的『bin』目錄:
再執行:
然後輸入兩次密碼即可,其中『admin』是使用者名稱可自行修改,但經測試後似乎不支援大寫字母。
6. 所有步驟完成後即可執行『sbin』資料夾內的『squid.exe』執行檔即可開始使用,若要建立開機啟動服務請在『squid』目錄下建立下面兩個檔案:
Install.bat
Uninstall.bat
Chrome設定教學:

後記:
個人使用上如此設定就蠻好用的了,若要多人的話還是建議多深入了解並架設在Linux系統上囉^^
2013.7.8
更新Chrome設定Proxy教學。
2015.10.14
Windows 8 請使用管理者權限執行
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
Emeditor使用Regex提升搜尋效率
這是一段原始碼:
在撰寫程式的時候修改總是難免的,在進行修改的時候找尋修改的對象是一定會遇到的過程,當程式不長的時候我們還能土法煉鋼的找到想要找的目標,但是當程式開始變長的時候呢? 在說到搜尋的方法之前,先來了解一下本篇文章提到的正規表示法吧,正規表示法其實是程式在做字串比對常使用到的一個表示方法,它能讓我們定義一個字串的形式,例如電子郵件信箱的格式:
[a-zA-Z0-9]+\@[a-zA-Z0-9\.]+
這個範例是在規定@前面是英數,後面是英數及點,而利用這樣的表示式我們就能進行字串比對的工作。那麼回到本文的重點,其實Emeditor的搜尋就有支援讓使用者使用正規表示的方法搜尋,例如我要在本文一開始放上的原始碼同時找尋month及year兩個變數的關係,你會發現一般我們需要對這兩個變數各自搜尋,但是當我們程式碼一多的時候很有可能要多次的來回搜尋,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剛剛學到的正規表示式的方法來進行搜尋,首先將Emeditor搜尋選項中的使用正規表現打勾,然後在搜尋條件貼上下面表示式:
(\smonth|year)
此範例為搜尋\smonth或year的字串格式,其中\s為空格的意思,由於搜尋month會得到month、Month、showmonth,所以加上一個空格避免搜尋到錯誤的目標,其搜尋結果如下圖:

看完了範例以後,有沒有覺得正規表示式真的超好用的呢? 趕緊好好學習正規表示法來小試身手吧!!
關鍵字:Emeditor、Search、Regex、Regular Expression
init : function() { //初始年曆參數 space = ((year-1)+parseInt((year-1)/4)-parseInt((year-1)/100)+parseInt((year-1)/400)+1)%7; for(m=1;m<=12;m++) { if(m==4||m==6||m==9||m==11) month=30; else if(m==2&&(year-1980)%4==0) month=29; else if(m==2) month=28; else month=31;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show").innerHTML += "\nMonth: " + m + "\n" + this.showmonth(space,month); space=(space+month)%7; } }
在撰寫程式的時候修改總是難免的,在進行修改的時候找尋修改的對象是一定會遇到的過程,當程式不長的時候我們還能土法煉鋼的找到想要找的目標,但是當程式開始變長的時候呢? 在說到搜尋的方法之前,先來了解一下本篇文章提到的正規表示法吧,正規表示法其實是程式在做字串比對常使用到的一個表示方法,它能讓我們定義一個字串的形式,例如電子郵件信箱的格式:
[a-zA-Z0-9]+\@[a-zA-Z0-9\.]+
這個範例是在規定@前面是英數,後面是英數及點,而利用這樣的表示式我們就能進行字串比對的工作。那麼回到本文的重點,其實Emeditor的搜尋就有支援讓使用者使用正規表示的方法搜尋,例如我要在本文一開始放上的原始碼同時找尋month及year兩個變數的關係,你會發現一般我們需要對這兩個變數各自搜尋,但是當我們程式碼一多的時候很有可能要多次的來回搜尋,這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剛剛學到的正規表示式的方法來進行搜尋,首先將Emeditor搜尋選項中的使用正規表現打勾,然後在搜尋條件貼上下面表示式:
(\smonth|year)
此範例為搜尋\smonth或year的字串格式,其中\s為空格的意思,由於搜尋month會得到month、Month、showmonth,所以加上一個空格避免搜尋到錯誤的目標,其搜尋結果如下圖:

看完了範例以後,有沒有覺得正規表示式真的超好用的呢? 趕緊好好學習正規表示法來小試身手吧!!
關鍵字:Emeditor、Search、Regex、Regular Expression
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
ⓒVirtualBox Host-Only Network 無法辨識的網路

您是否遇到在網路和共用中心中『VirtualBox Host-Only Network』顯示『無法辨識的網路』?

或是在網路連線中『VirtualBox Host-Only Network』顯示『無法辨識的網路』?
這個問題在國外網站上已經有人解答,請按照下面說明修改:
1. 首先執行『regedit』進入登陸碼編輯器,如下圖所示。

2. 進到『HKEY_LOCAL_MACHINE\SYSTEM\CurrentControlSet\Control\Class\{4D36E972-E325-11CE-BFC1-08002BE10318}』位置。
3. 在該位置下有許多筆目錄,請找到其中一組『DriverDesc』名稱為『VirtualBox Host-Only Ethernet Adapter』的即為VirtualBox網路連線的設定。
4. 請右鍵新增一組『DWORD』,名稱為『*NdisDeviceType』,值為『1』,如下圖所示。

5. 停用再啟用網路連線,或是重開機即可。
附註:
若您懂得如何使用PowerShell,可複製下方程式碼建立自動修改工具
參考文獻:
Fix: Virtualbox causes "Unidentified" network on Vista and Windows 7
|